劇情簡介
近日,《新文科理論與實踐》創刊號刊發我校盧福財教授、李春根教授、萬紹紅教授理論文章《井岡山精神鑄魂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的科學闡釋與江財實踐》。
文章指出,創新創業人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家戰略資源與戰略力量。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是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應當具有堅定信念與遠大理想、創新意識與創造思維、敏銳眼光與深邃思想、探索精神與闖蕩勇氣、堅強意志與剛毅品格、勤儉質樸與吃苦耐勞、合作精神與協調能力、廣闊胸襟與為民情懷。這些特質與井岡山精神內核高度契合。
文章通過闡釋井岡山精神與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的內在關系,以江西財經大學用井岡山精神鑄魂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的探索實踐為例,闡述如何將井岡山精神之“魂”嵌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推動新文科建設,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新時代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創新創業人才。
文章指出,江西財經大學瞄準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井岡山精神之“魂”嵌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通過“三字真經定標準”“四大特色促融通”“五類協同保發展”等方法路徑,進行成功的探索和實踐,推動了新文科建設,鑄魂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成效顯著。
其中,“三字真經定標準”用以解決創新創業人才價值內涵具化難問題,“研”即成立井岡山精神研究中心,在全校開展井岡山精神鑄魂育人教育研究,開發紅色文化資源、挖掘紅色文化基因,探索井岡山精神與雙創教育之間的契合點。“轉”即學校2015年就成立了創業教育學院,設計并實施“理實兩翼”紅色文化育人體系,將理論研究成果轉為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實踐。“用”即深化教學改革,推進新文科的創新發展,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將弘揚井岡山精神與雙創實踐相結合,探索新時代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并實施。
“四大特色促融通”用以解決創新創業人才教學體系融通難問題。通過“兩層次四類型”確定人才培養鑄魂方向。通過“三個課堂聯動,三類實踐互促”轉變人才培養鑄魂方式。通過“四四三三”實踐育人框架構建鑄魂模式。通過“三鏈融合”創新人才培養鑄魂機制。
“五類協同保發展”用以解決創新創業人才鑄魂過程協同難問題。學校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建立齊抓共管機制,打破“部門墻”“專業墻”,將井岡山精神研究中心、思政課程教學單位、專業課程教學單位、黨團部門與行政教輔部門的培養職責統一到鑄魂工程上來,建立全員參與全員擔責的大思政建設格局,加強培養部門協同。
文章指出,江西財經大學立足紅色江西,堅持利用好紅色資源、發揚好紅色傳統、傳承好紅色基因,大力弘揚穿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以井岡山精神鑄魂新時代創新創業型人才,歷經近20年的不懈探索,學校立德樹人“作示范、勇爭先”,基于井岡山精神鑄魂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育人成效顯著,社會聲譽良好,改革研究成果豐碩,產生廣泛影響。